被唾骂的杀马特:90后农民工二代,换个发型就活该被打?
一滴时代的眼泪,再次闯入我们的视野。
准备好,要右图了。
3。
2。
1。


△ 图片源自罗福兴微博,摄于今年6月
浮夸的发型,斑斓的色彩,每一阵风吹过,发尾都能感受到风的悸动。
他们有一个精神的名字。
杀马特。
鄙夷,封杀,重识,构成了这十多年来的杀马特史。
然而嘲讽的是,对于这段历史的定义和书写,杀马特们自始至终都是局外人。
一部纪录片。
为我们揭露出绚烂发色的掩饰下,那层悲凉的底色。
杀马特我爱你
We Were Smart

01
找寻杀马特
导演李一凡,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。
他第一次胆识到杀马特的时候,那是在2012,彻底吃惊、激动了。
有人开始主动地去抵抗消费主义的景观
一种审美自觉,了不起




这是多反叛、多张扬、多有个性的一群人啊。
于是李一凡打消了拍纪录片的想法。
没用他拿起摄影机,想记录他们时,问题来了——纪录片,找不到纪录对象。
是的,这群在网上出尽风头的人,你环顾四周,却一个也找不到。
本想要拍电影杀马特如何流行起来的李导,不得不去质问:杀马特怎么消失了?
没有相关报导,也没明确聚集地。
唯独只剩必须严苛审查过眼神,确认是自己人之后,才能重新加入的QQ群。

△ 进群要求:发型、审美和QQ空间
看似张扬狂傲的杀马特,给自己围了一道墙,围出自己的一片小小天地,生怕被外人闯进。
他们的小心并不是多此一举。
爆火出圈后,造型夸张的杀马特,几乎沦为了所有人的眼中钉。
针对杀马特的集体扑杀行动,在2009年爆发了,并持续到2013年。

△ 《梦与路:小镇青年 双面人生》
他们遭到了有的组织的网暴。
无数杀马特家族群多次被黑,贴吧和论坛上也涌现出大批辱骂杀马特的帖子。

一些白杀马特的网民伪装成杀马特进入各家族QQ群,在获得管理员的身份后大量踢除杀马特成员,并退出家族群。

在现实中,杀马特也犹如过街的老鼠。
不少杀马特装扮的成员遭遇霸凌,甚至还经常出现了“同城代打”的业务。
给杀马特一点颜色看,就是“打击不良风气”、“净化社会”了。

害怕,已经被写到了杀马特的基因。
他们像一群受了惊的雀鸟,躲进了树林深处,再想要让他们露头,无以了。
导演不得不拜托各路朋友找寻杀马特,一找就是四五年。
直到2016年,李一凡在深圳的一家发廊里寻找了“杀马特教主”——罗福兴。
此时的他,已经退隐江湖多年。

“杀马特”这个词,就来自于2006年,年仅11岁的罗福兴给自己起的网名。
他想要把自己叫作“smart”,这个单词本不应音译为斯马特,为了更有气势一点,他把第一个字改成了杀。
小学毕业的他就出来打零工,讨厌给自己一整各种无法解释发型,常常六点钟就起来做到头,喷出上半瓶发胶,不失望就洗头轻来。
完了后,还得走在街上让人观赏,同时不忘放网上。

△ 以前的罗福兴
从线下到线上,日渐多人重新加入他的阵营。
巅峰时期他管理着几十个QQ群,每个群一千多人,他一声令下,手下的兄弟能刷爆800万人帝吧。
找到了创始人罗福兴。
拍一拍他的事迹,让他谈一谈心路历程。
关于杀马特的谜题就引刃而解了吗?
远没有那么简单。
罗福兴和导演去找了间空调怕了的钟点房,两人在广东的大夏天中,展开了一场长约数个小时的......
一无所获的谈话。

李一凡想要寻找杀马特现象的内核是什么。
而罗福兴说起的,却始终是父亲、家庭和游戏。
最后,李一凡终于意识到——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思想文化上的隔阂太大了,其中的距离可能比贫富悬殊的距离还大。
但随着对罗福兴身世的理解,罗福兴这条线索牵出的更多杀马特。
这个群体真实的面目也渐渐浮出水面。
编剧李一凡开始推翻自己的预设,新的开始了解他们。
02
成为杀马特
杀马特们都是些什么人?
在珠江三角洲闻了所有罗福兴能约到的杀马特后,李导找到几乎所有玩游戏杀马特的都有个共同的身份——90后农民工二代。
留守儿童,学历不高,小小年纪就辍学出来打工。
很多人在镜头前说起自己进厂的年龄:
“十二岁我就出来,刚刚上到六年级”,“十一岁吧”,“十四岁”,“十六岁吧”.......

为什么要成为杀马特?
从他们的诉说中,能看出主要有这几个原因——找寻勇气。
这些过早背井离乡的孩子,初入城市,并没能意识到城市的鱼龙混杂。
骗、被抢和被霸凌,出了他们进城的第一课。
老实,是不会被捉弄的。
一个夸张另类的发型,需要让他们看上去像个“坏孩子”:
从形象中
感觉就有一种威吓的东西
而且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坏孩子
坏孩子感觉就是会被欺负




你看那一丛丛,锐利直竖的头发,是不是活像一只——刺猬。

吸引关注。
采访中一位杀马特小孩说道,他当年从东莞回云南蒙自,三天三夜没睡,特别怕这个头发骑侍郎了。
成为杀马特,只不过是为了别人多看自己一眼。
只想通过头发或者是
然后就想着把头发摸一下
弄的更有人 然后让他们
感觉很想要跟你交朋友
感觉你很独有






甚至更直接地说道,发型还有求偶的功能。
一无所有的打工仔,已经很不受工厂里的女工推崇了。
如果他们能够通过炫酷的发型,吸引女生的留意,找到一份真爱,从而再增加彩礼的负担,也是一种很迫切的需求。

而他们需要杀马特最重要的一个原因,恐怕是——生活竭尽。
这些杀马特们平时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?
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重复性的机械劳作,封闭式管理,每个月只有一到两天的睡觉……
杀马特这朵网络上的奇葩。
他们真正的土壤,其实是工厂。
作为世界工厂的东莞,自然出了杀马特频繁经常出现的城市,有时候一条流水线就有七八个杀马特。

△ 小厂林立的东莞石排镇,曾经是杀马特聚集地
在纪录片里,杀马特说起自己的工作,都是苦。
“三点钟就一起上班,站着就能睡着。”
“我实在家里很穷,然后就一直坚持一直坚决……”

在苦闷的工作中,许多人出现了抑郁症的情况。

杀马特,沦为了生活里唯一的寄托。
他们需要一点快乐,必须一点发泄,需要证明自己和流水线上的机器不一样。

这些。
都是我们过去看到的。
我们只看到一顶覆以匪夷所思的发型,鄙视这些人为何如此古怪和“low”。
03
杀马特残忍物语
最开始,李导想要这样拍摄杀马特:
有个中心人物,有个导演视点,跟着这个中心人物,把所有的事串起来,构成矛盾,构成冲突,把恩怨情仇、历史事实全都拍出来,这就是最好的效果。
可是到了最后,他放弃了。
不需要选曲,只要把话语权还给他们,让杀马特们在镜头絮絮叨叨讲述自己的故事,编剧隐去,这就是对他们最如实的记录。
纪录片的摄制过程,也是导演自省的过程。
他这样打脸自己:
这个事情让我实在自己是个无知者
我突然找到我们对工人不懂,对年轻人也不懂,非常可笑




后知后觉的不只导演一个人。
是谁把杀马特打入了地下?
这其中,有高高在上的主旋律话语权。
有一切遵从于生产管理的资本。

以及每一个行使审美霸权和占据文化痛恨链的人。

这是一场从上至下,对杀马特的联合扫除行动。
当年我们很多人不仅无比配合,甚至还自告奋勇,以身兼社会“主流”和“正统”的卫道士而自豪。
整件事情中更残暴的地方在于——这仅仅是我们对于异类的不容忍吗?
有人说道,我就是痛恨杀马特,他们也太辣眼了。
但试问一下,如果辣眼的不是杀马特,而是这样:

又不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?
会有鄙视,更不会有反击,只不过是又给成功的光环上加添了一桩笑谈。
说白了。
对杀马特的鄙视,不仅因为他们的外表。
更因为你看破了那外表下的贫困与卑微后,一句恶狠狠的——你配上吗?
你凭什么张扬?你凭什么出风头?你凭什么标新立异?
你明明就是一个土味的打工仔啊。
我们不能容忍的是,他们超越某种“社会规范”。
这种规范拒绝所有人必须就让、老实本分、在自己所处的地位上逆来顺受。
正如编剧说的——
“我们的社会真的非常不宽容,杀马特不过是期望通过身体改建来保护自己的那么一点装饰,就那么一点点异质的东西,让他们被全社会视为异端。大部分杀马特以为自己罪了多大的错,最后只好剃掉头发,老老实实打零工,重新回归生命的贫乏。”
现在。
你还指出,杀马特是“另类”吗?
明明,他们是那么的普通——农村背景,留守儿童,工厂工人……
这些极大却常常隐形的社会基数,硬生生被当成了另类和边缘。
与其说杀马特执着的是另类。
不如说他们想享有的仅仅是普通。
在生活中从来不被关注,所以想用发型,寻回普通人的不存在感;从小缺乏家庭的关爱,所以才在杀马特的抱团中,获得一点集体的归属感。
“只要是玩杀马特,就是我们的家人”


他们的造型怪异,但你可曾看到过他们有攻击性,有改造社会文化的企图?
一无所有的杀马特。
能依赖的,唯有一点点的虚张声势。
但即使这样。
他们的不道德也被视为大逆不道。
仅仅因为,他们企图获得……自己不配享有的东西?
每年十一都会在东莞石排公园举行的杀马特聚会,今年也被禁止了。

是呀,十一的公园,应当是繁华、喜庆、一派欣欣向荣的,怎么能让杀马特影响了市容。
但没有人在乎。
他们的聚会,与节日无关。
只因为这是他们仅有的假期。
就像我们鄙视杀马特的时候,也没想过他们为什么如此古怪,如此在意自己的头发。
因为在车子、房子、学历、时尚……
社会主流层面任何一个门类,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?

只有在较量怪异发型这件事上。
他们需要沦为自己国度里的“王”。
能寻找唯一的自豪感。
他们追求这种自豪。
正因为这是一种什么人都不屑于要的自豪,也唯有这种自豪,才轮得到他们的份。
在看过导演描写杀马特的故事后。
Sir的脑海里,莫名显露出的,是一个与纪录片八杆子打不着的形象——园丁鸟。

它们不会从人类丢弃的垃圾中,去找来色彩夸张的碎片,装点自己贫瘠的小屋。
连鸟也不如的是。
杀马特哪里有一个收留的栖息于之所,只有主流社会无处不在的狂风暴雨。
人们集结起队伍,一边将这个“贫困美学”的鸟窝踢翻在地。
一边说:什么玩意儿!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编辑助理:海边的卡夫卡
阅读推荐
-
想要颜值高,就要学会养颜护肤,这几款皮肤好的女人都在用!
想要颜值高,就要学会养颜护肤,这几款皮肤好的女人都在用!如果你还是护肤小白,可以从下面几款护肤品入手,都是不更容易出错的好口碑单品,快点用起来吧。悦薇水乳一讲到它我就特别激动,恨不得安利给全世界的人!首先,所有肤质都可以用,因为它分了清爽型和滋润型,根据你的皮肤情况买就行了。其次,它的功能特别多,首...
2020-10-14 -
小姐姐搭配时尚紧身裙,尽显好身材,优雅大方气质十足!
原标题:小姐姐配上时尚紧身裙,展现好身材,优雅大方气质十足! 清新美丽的女孩,那很有个性的穿搭乘秀出典雅,裹出纤腰细臀,优雅魅力显出不一样的气质,婀娜多姿的美女秀出有好身姿,在街头晃动出时尚,十分舒适春季装扮还不错误,标记身材曲线展现出迷人身材还贞气质,裙线整齐结实稳固分分钟秀出曼妙的腿部,视觉上显...
2020-10-06 -
玩转音乐节就要最野的妆容,兰瑟粉饼助你slay全场
九月最让人惊艳和兴奋的莫过于草莓音乐节,又再次回归啦!虽然夏天已经过去了,但是对音乐节的热情依旧会减少,毕竟大型的蹦迪幸福谁能抵挡得了呢?在音乐节上你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,把平日里的压力烦恼暂时地抛诸脑后,累官并快乐着~想你好音乐节,怎么能少得了最野的妆容呢?兰瑟粉饼幸你slay全场也没在害怕! 首先...
2020-09-25 -
超低价“名牌口红”何来:直播带货背后的造假生意
访查|超低价“名牌口红”何来:直播带上货背后的造假做生意 新华新闻记者 秦山 实习生 陆妍 根据做工细节好坏之分,以几毛钱至5元钱平均的成本,就能造出一支正品必须三四百元的假口红。经过造假者的分销,这些假口红通过微商、直播带上货、网店、线下门店等渠道流向市场。 近日,澎湃新闻(www.thepape...
2020-09-24 -
赵丽颖生娃后更显貌美,冯绍峰却头发花白,产后科学护理立大功
文|媛妈育儿日记原创,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赵丽颖和冯绍峰夫妇,却是娱乐圈中比较受关注的了。终于等来赵丽颖产后复出,发现她生娃后似乎更显美貌了,不仅穿衣时尚度飙升,就连气质也比以前知性了许多。可前段时间冯绍峰现身新剧的开机仪式,却被拍下头发花白,才42岁的他竟然出了大叔,在明星中算比较显老的了。按说生育...
2020-09-17